幸福職場
華航致力於打造全方位的幸福企業,給予員工全方位照顧及關懷,著重員工教育訓練與發展、推動員工福利、強化員工溝通、提供健康與安全的職場,營造幸福的工作環境,使同仁能快樂工作,盡享生活。
員工發展
華航重視員工職能發展,確保落實訓用合一,辦理航空專業基礎訓練,同時,配合公司營運發展策略,深化公司各階管理職人才及提升潛力人才視野,定期辦理策略、管理職能訓練,精進員工所需知識與技能。
完善的訓練制度與架構
華航制定健全完整的訓練制度與架構,以培養航空專業人才,結合實境與 e 化課程等多元學習方式,高度投入軟硬體設備訓練資本。華航重視員工職能發展,確保落實訓用合一, 辦理航空專業基礎訓練,同時配合公司營運發展策略,深化公司各階管理職人才及提升潛力人才視野,定期辦理管理職能與航空通識訓練,精進員工所需知識與技能,並加深不同專業間了解促進跨單位合作效益。
華航教育訓練架構依據教育訓練業務推動需求,設立「訓練諮詢委員會」,負責全體同仁之年度教育訓練規劃。華航人才培育計畫首重「強化人員職能」之目標,並以既有之訓練架構進行訓練推展,以確保並提升公司所有人員具備執行工作及職務之職能。
華航設有人才培育委員會,由總經理主持,各資深副總經理擔任委員,就公司潛力人才培 育有關事宜定期檢視並予以改善;透過各單位舉薦,並經本委員會審決後確認培育人選與其發展路徑,培育期間將適時安排輪調拓展歷練,並提供經營管理課程增進知能,以期養成能力與歷練兼具之優秀管理人才。除年度培育人才舉薦外,華航並針對不同階層之培育人才再行遴選後分別設立管理精進班及管理訓練班,就其階層特性規畫為期二年之課程, 持續強化其管理經營能力。長期以來已發掘並成功培育多位具發展潛力同仁,陸續接班擔任海內外各單位主管等重要職務,持續為優秀同仁提供職涯發展機會,以達公司永續經營所需。
2024 年,華航投入訓練發展費用約為新台幣 4.33 億元(平均每位員工約新台幣 3.76%),總參訓時數(含實體及線上課程)約 46.14 萬小時(平均每位員工約 37.18 小時),完訓率達 98.08%。
訓練職能類別 | 新進人員訓練 | 在職訓練 | 進階訓練 |
---|---|---|---|
策略職能依據公司競爭策略,員工執行方案所需能力 | 配合公司營運及策略發展需要專案辦理 | ||
專業職能擔任特定職務或工作所必須具備的特質或技術 | 各專業職務基礎訓練(航務/ 機務/服務/ 票務/貨運等) |
|
|
管理職能擔任主管應具備之知識或技術 | 新任主管訓練 | 主管管理 職能訓練 | 高階主管 訓練 / 講座 |
共通職能每位同仁均需具備的知識技能與行為風格 | 「華航與我」 新人訓練 | 達人專業分享 | 航空管理 通識課程 |
註:
除上述訓練外,為鼓勵同仁參與勞動力發展署推動之自主學習,凡同仁參加與工作有關課程,公司對同仁自費部份(全額學費 20%)將另予補助。
2024 年度配合公司營運目標、同仁職涯所執行之員工發展專案內容
配合公司營運發展,人才培育及留才需要,以及面對數位轉型趨勢等環境變化,公司辦理多項相關訓練以及學習活動;在本公司持續辦理之人才培育專班(管理精進班及管理訓練班,每期培育期間為二年)計畫中,即包含領導力發展以及數位轉型趨勢等相關課程(包含承上啟下溝通、團隊士氣激勵、當責領導力、新科技應用趨勢分享等),同時安排導師輔導學員發展,亦安排學員組成讀書會及內部分享團體相互學習。該計畫已養成多位領導管理人才帶領團隊,另輔以開辦多項「多元、平等、共融」有關課程提供各級同仁學習(如下述以訓練提升「多元、平等、共融」意識段落),有效地降低人員自願離職率(2024年為3.63%,低於2023年之4.57%),並提升員工敬業度(。另在推動員工數位轉型部分,公司持續辦理AI與大數據相關應用工具訓練課程,提升同仁應用AI工具作為輔助以提升工作效率。
健全的內部招募與輪調制度
華航秉持適員進用原則,設有完善內部人才轉任機制與內部訓練課程,以促進員工多元發展。各單位可視用人需求評估是否進行輪調;華航另建立內部人才招募機制,員工可依其意願與志向參加甄試報名,以達公司整體人力活化運用,員工適職發展之雙贏目標;今年內部職缺遞補率為 56.46%,遞補情形略高於 2023 年。
另為活化公司管理人才資源,活絡主管發展管道並厚植其管理職能,使主管適職適所,華航定期檢視主管論調之必要性,原則上國內各單位主管及派外站或派調轉投資事業之主管,任本職屆滿三年者,將納入當期檢視名單,並按相關規範進行調任之評鑑。
人力資本投資報酬率
藉由教育訓練,可促使員工與公司策略、經營目標一起成長,亦同時讓企業資產不斷增值,建立企業永續經營之根基;華航近年引用人力資本投資報酬率(Human Capital ROI)之指標,除估算人力資本投資所能創造的收益,並可依此作為公司中長期績效表現之指標,2024 年雖受物價、油價等營運成本有關項目持續上漲,員工薪資福利亦提升;惟在客運與貨運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下,公司營收顯著增加,故本項指標較去年提升。
註 1:
人力資本投資報酬率(Human Capital ROI)= 營業收入 -[ 營運支出 -( 薪資成本 + 福利成本) ] / ( 薪資成本 + 福利成本)
以訓練提升「多元、平等、共融」意識
為打造良好的職場環境,促進「多元、平等、共融」的工作環境,華航於 2024 年亦持續辦理有關課程,包含對國內主管辦理「團隊共好」主管複訓以再強化主管與同仁間的信任關係,對於一線督導同仁開辦「團隊領導即戰力」課程強化現場領導溝通能力,也提供一般同仁(不分全時/部分工時同仁)「跨世代溝通」、「跨部門合作」課程,亦持續舉辦達人分享系列課程,期以提升跨世代、跨部門間不同文化與價值觀的意識,提升相互了解、尊重、包容以及促進傳承,並增加提供基層同仁各類增進工作效能 / 技能之課程 ( 包含工作管理、商務談判、問題解決等 ),盡力提供各級同仁自我成長資源;另自 2024 年起針對滿一年新進人員 開辦「我與華航」回訓,了解學習發展情形。
產學合作
華航擁有豐富的產業實務經驗及完善的航空訓練設施與課程資源,積極配合教育部推動之「技職院校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政策,自 2013 年起即推展校園育才計畫,與全國多所大專院校進行不同職類為期半年到一年的實習生合作計畫,華航提供實習生獎學金、實習津貼,及規劃辦理實習生訓練課程,各類實習生須完成並通過規劃之訓練課程,方可投入於實習工作。未來華航將持續深化產學合作,創造年輕學子學習航空業專業知識機會,除協助其未來職涯規劃,亦藉此延攬優秀潛力人才。
2024 年營運逐漸恢復正常,故恢復辦理各類產學合作(計辦理 40 員/ 20 校),華信 2024 年辦理產學合作(計 16 員/ 6 校)。
宣示持續響應「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
人才培育一直是公司重視的發展目標之一,為強化台灣社會人才競爭力,同時因應 ESG 趨勢以及全球企業對人才的看重,華航於 2025 年 3 月 24 日宣布持續響應「TALENT, in Taiwan,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與《天下學習》及台灣多家企業持續推動與倡議人才永續;華航承諾透過配合公司營運策略、強化產品服務,持續辦理各職類專業訓練及傳承公司文化與價值;為呼應本 (2025) 年聯盟倡議之「多元、平等、共融」3.0 主題,華航年度訓練提供同仁更多自我成長與學習資源,以及跨單位交流機會,期使全員共融、共榮,發揮最佳團隊戰力,共同實踐公司永續發展。希望透過人才培育的希望工程,讓每一個工作人,都能有感於培育力,強化職能,創造更好的職涯發展與未來。


華航宣示持續加入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
員工權益
華航重視員工的聲音及福祉,除對於薪酬福利定期檢視、定期依法規辦理相關勞資溝通會議外,亦設立多項員工溝通管道及辦理員工活動凝聚向心力,並依法尊重工會自主,期待良性互動。
薪酬與福利
華航秉持著「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及「兼顧員工福利及股東權益」的理念,提供員工具競爭力的薪資福利,員工的薪資標準不因性別、種族、宗教、政治立場、或婚姻狀況有所差別,當全球各地最低工資調整時,我們亦同步檢視並適時調整薪資標準;2024年調薪幅度平均約5.01%,對於因業務特別需要而加班的同仁,一律依照規定給付合理的加班費,無強制勞動的情形發生。
2024 年華航、華信男女性薪資比例(女性薪酬為 1)
類別 | 本俸 | 酬金 | 薪酬 |
營運人員 | 1.13 | 1.16 | 1.14 |
空勤人員 | 1.08 | 1.09 | 1.08 |
修護人員 | 1.12 | 1.06 | 1.09 |
其他人員 | 1.16 | 1.13 | 1.15 |
類別 | 本俸 | 酬金 | 薪酬 |
營運人員 | 1.04 | 1.07 | 1.06 |
空勤人員 | 1.4 | 2.73 | 2.27 |
修護人員 | 1.16 | 1.43 | 1.31 |
其他人員 | 1.07 | 1.19 | 1.14 |
註 1:
薪酬=本俸 + 酬金
註 2:
本表薪酬比例女性薪酬皆為 1。
註 3:
空勤人員:含機師及空服人員,其中,駕艙機師以男性為多數,客艙空服人員以女性為主,前者薪資高於後者導致空勤人員男女薪資比率差異較大;其他:包括副總級以上主管、稽核及財會、資訊人員及非前述類別人員。
註 4:
本俸:基本薪資;酬金:基本薪資以外之給付。

留職停薪

福利補休

給薪病假

年終獎金
紅利發給

中華航空聯誼協會

職工福利

特休制度

托兒優惠

哺乳措施

團體健康保險

通勤交通

彈性工時

優待機票

員工持股信託

退職制度

心理諮商

健康檢查促進

運動相關
退休金制度
華航重視員工權益,每季向「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報告退休準備金之管理情形,並於年度終了前依法完成次年應提撥金額之精算。在提撥率方面,新制提撥率為 6%; 舊制提撥率 15%,達法定上限,且已依勞基法五十六條第二項完成足額提撥,確保員工退休後可享應有之權益。
2024 華航、華信薪資、福利與勞退金
2022 年 | 2023 年 | 2024 年 | |
薪資 | 17,372 | 17,291 | 20,756 |
福利 | 197 | 194 | 197 |
退休準備金 | 7,437 | 7,740 | 8,469 |
2022 年 | 2023 年 | 2024 年 | |
薪資 | 740 | 800 | 990 |
福利 | 3.6 | 4.8 | 5.3 |
退休準備金 | 409 | 437 | 465 |
註 1:
華航/華信福利包含如旅遊補助、敬老津貼、子女獎學金、勞動節獎金、春酒及週年慶活動費用等項目。
員工支持與福利制度
華航響應政府推行育嬰留職停薪政策,讓同仁能兼顧家庭、安穩工作,依性別平等工作法之規定,於子女滿三歲止,皆得申請兩年的育嬰留職停薪;員工得依家庭需求或生涯規劃,於留職停薪期滿前申請復職,經統計 2024 年度共 456 人次申請育嬰留職停薪。
另同仁分娩前後依規享有 8 週帶薪產假,於配偶分娩前後,亦可申請 7 日帶薪陪產假,如其陪產假適逢公差、例假、國定假日,可於差假結束之次日起 15 日內實施完畢,整體制度設計優於性別平等工作法之規定。
2024 華航、華信育嬰留停統計圖
員工溝通
華航重視每一位員工,設立多元化的溝通管道與員工進行互動,並定期舉辦勞資協商會議,合力尋求後續解決方案;內部設置員關信箱、性騷擾信箱及相關申訴專線、有話直說員工溝通信箱等管道,並為即時溝通,再建置 Team+ 內部即時通訊軟體,員工可隨時反映意見或提出建議。當公司發生重大營運變化致影響員工權益情況,依勞動相關法令辦理預告、公開揭示並進行協商等事宜;公司重大議題或員工權益相關訊息皆會公告於企業網站或寄發至員工信箱,員工如對公司制度有疑慮時,亦加強說明及增加溝通頻率。
多元化的員工溝通管道
工會
華航面對各類型工會,均竭盡努力與其溝通及協商,並依法給予各工會一貫的尊重及同等對待,在華航持續與各工會溝通下,2024 年度未曾發生任何重大勞資爭議事件或罷工事件。其中華航空員工參與率最高之「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為全國航空業總工會、全國產業總工會直屬 會員工會之一,依會員分佈及業務系統行政區域劃分設立六個分會如下:
- 第一分會:總公司各單位
- 第二分會:航務處
- 第三分會:空服處、空中商用品供應營銷處
- 第四分會:修護工廠、機務工程處、機務品保處
- 第五分會:台北分公司、地勤服務處、貨運處
- 第六分會:高雄分公司、高雄貨運部、高雄維護組
華信企業工會會員分佈情形,設立六個分會:
- 第一分會:台北總公司各單位
- 第二分會:航務部、聯管中心
- 第三分會:顧服部空服科
- 第四分會:顧服部(台北站、金門站、台東站、南竿站)
- 第五分會:機務部
- 第六分會:顧服部(台中站、馬公站、花蓮站、高雄站)
華航全體員工除工會章程所訂一級主管外,均已加入華航企業工會,並一體適用雙方所自 2002 年簽訂之團體協約。此團體協約為國內航空業首例,並已於 2025 年 1 月 15 日第 7 次簽訂團體協約;另華航與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協商後,雙方於 2021 年 12 月 29 日簽訂團體協約。華信自 2017 年 01 月與企業工會簽訂團體協約。華航 / 華信團體協約中舉凡工會協助、勞資合作、爭議解決、進用及離職、工作時間、休息及休假、工資、津貼及獎金、人事異動與獎懲、福利、訓練及安全衛生等,每三年進行續約協商。基於團體協約之餘後效力,在勞資雙方尚未完成續約前,相關勞動關係內容條款仍依法維持適用,以銜接過渡期間。
華航 / 華信與企業工會間的關係,屬於一種夥伴、合作、相互依賴的關係,勞資雙方多年來已建立多樣溝通管道。除總公司與企業工會定期召開勞資會議外,各一線單位與其所屬之分會亦舉辦單位規模的勞資會議,任何勞資決議事項呈報後都會儘速辦理,總公司勞資會議紀錄更公開揭露於華航 / 華信企業網站周知同仁,期透過暢通的管道及有效率的作業方式促進勞資合作。華航於 2024 年與企業工會,勞資共組召開 6 次勞資會議,以確保雙方溝通管道順暢;華信於 2024 年與企業工會依法規每季召開勞資會議共召開 3 次。
註 1:
華航參與人數是指當年度在會人數(在台工作者及外派人員);本統計表之員工人數不含工讀生、實習生、約聘人員及一級主管以上等人員。
註 2:
華信參與人數是指當年度在會人數(在台工作者含副總級以下人員,另外派大陸地區主管亦含);本統計表之員工人數不含臨時雇員 (產學實習生)、以時薪計工讀生、華航轉任主管、大陸地區員工。
註 3:
華航/華信團體協約涵蓋率同工會參與率。
員工敬業度
建立多元暢通的溝通管道,用心傾聽員工建議,是華航落實「員工是公司最重要資產」的信念;透過員工意見調查,瞭解員工對於公司以及單位的意見與需求,作為華航提供穩定工作環境的參考,可進一步提升員工工作效率以達良性循環的優良企業文化。華航於 2024/12/09~2024/12/27進 行員工敬業度調查,透過委託外部專業顧問公司以無記名方式進行網路問卷調查,調查項目包含「企業文化」、「主管領導文化」、「工作與發展」、「員工敬業度」、「工作環境」及「薪資福利」等六大向度,問卷中亦對工作的滿意、目的、愉悅感、壓力、心理彈性、多元文化等面向設計題項,例如「我以在中華航空公司服務為榮。」、「整體而言,我對我的薪資感到滿意。」、「我的主管能有效地向同仁傳達公司政策與目標。」、「我所屬的團隊的工作氣氛重視多元的價值觀。」、「我能夠維持工作與個人生活之間的平衡」及「我不會讓個人情緒影響工作表現」等。有效問卷為 6,161 份(有效填答率為 61.6%,其中男性為 3,126 人占 50.74%、女性為 3,035 人占 49.26%),為歷年調查最高,顯示同仁對於員工意見調查以及公司後續之改善作為越來越樂觀。調查結果以薪資福利整體認同度最高,其次依序為員工敬業度、企業文化及工作發展、主管領導文化、工作環境,整體分數為 7.9,相較於前次施測(2022 年,華航原則 2 至 3 年施測乙次)之 7.8 分成長,其中,以工作發展及主管領導文化向度之認同度提升最多。
2024 年,公司辦理了數場員工活動,包含 6 場企業參訪活動(其中 2 場為重陽節孝親主題),藉由向眷屬介紹同仁的工作環境,促進員工家庭成員之間的體恤及對華航的共榮感、辦理退休同仁退休金準備規劃講座、企業健康紓壓日活動、節慶關懷活動等,透過各項活動,增進員工幸福與企業永續的議題。華航經由三個面向,給予同仁更佳的職場環境:「工作面」建立愉悅職場環境、「家庭面」友善家庭措施,及「健康面」的身心健康促進,營造正向支持的工作環境。另,針對滿一年新進人員開辦「我與華航」回訓,除了解學習發展情形外,同時予以關懷,並蒐集其建議事項作為後續相關提升措施參考。
榮獲 2024 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是由亞洲資深人力資源專業雜誌刊物 《HR Asia》主辦,為亞洲區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具指標性的獎項, 華航連續二年參加評選傲人成績自 368 家優秀企業脫穎而出。
華航積極扶植航空產業專才,提供完善訓練計畫及多元職涯發展、建立順暢溝通管道,同時打造健康及安全職場環境,也擁有具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條件與員工福利,此次蟬聯兩屆「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展現身為臺灣首選航空公司的人才永續精神,攜手員工共好共榮,再創下一個里程碑。
健康與安全職場
順應全球化國際勞動發展趨勢,遵循國內外安全衛生標準,並提升安全衛生管理效率及推動系統化管理措施,自 2016 年建立自主性安全衛生管理體制,致力於風險管控能力與國際接軌。
總公司桃園地區 2016~2018 年起獲 OHSAS18001 及 TOSHMS 合格; 2019 年轉換為 ISO45001:2018、 CNS45001:2018 及 TOSHMS 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驗證合格,並依「安全衛生內部稽核管理程序」, 每年執行各單位內部稽核一次,每年持續接受外部稽核委託 SGS 進行一次定期追查稽核。透過風險管理機 制,依據各作業型態、職種類別進行風險分級管理。適用範圍包含員工 10,016 人(占比 95.1%)及非員工 381 人(占比 4.9%),占華航員工及非員工總數之百分比皆為 100%,除海外員工及非員工之原因,例如國外據點為依據各國當地法規建立職安衛管理系統,因此不納入合併統計。
台北分公司及高雄分公司依據總公司桃園地區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規範辦理,修護工廠 2022 年起更獲 ISO45001:2018 合格認證,驗證範圍為航空器修護作業。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承諾以「遵守法令規範、營造健康職場」為目標,建置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系統,積極提供必要的資源及訓練,落實風險管理,消除潛在危害,並持續改善,以追求企業永續發展。2024 年透過安衛績效指標持續追蹤改善,分為主動式 ( 安全衛生管理方案類提案 ) 及被動式 ( 職災事故、主管機關懲處、稽核結果 ) 兩種指標類型,並定期於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會議檢討各單位績效指標,提升同仁工作環境的安全、促進健康照護,惟因修護工廠發生因公死亡事故數 1 件,該件損失日數計 6000 天,未能達成2024年所訂之員工職業災害總和傷害指數FSI(0.42)之目標值。修護工廠全面實施每日生產單位高風險關鍵作業查核,避免重大災害再次發生。另總體而言,全公司失能傷害頻率(FR2.29)仍低於疫情前正常模式下 2019 年之平均 FR(2.97)及疫情解封後 2022-2024 年勞動部公告航空運輸業職業災害失能傷害頻率 FR(2.46 );2024 年承攬商發生輕傷害 1 件,造成損失日數 3 日。
2024年度針對各作業場所實施職業安全衛生巡檢次數,總計共1,565次,發現缺點計146次,已立即協調相關單位完成改善,並由職安管理單位追蹤改善,完成率100%。
類別 | 危害風險區分 | 工作類型(例如) |
---|---|---|
第一類 | 具顯著職災風險者 | 飛航組員 、空服組員、運務人員、貨運裝載人員等 |
第二類 | 具中度職災風險者 | 資訊設備、廠房機電空調設備維護人員等 |
第三類 | 具低度職災風險者 | 辦公室行政人員等 |

訂定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華航已訂定職業安全衛生政策,目標值為總合傷害指數FSI低於0.42、員工年度健康檢查參與率達 70%以上及重大異常者衛教達成率達80%以上,秉持「安全第一」,承諾「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保障利害關係者權益」,以達成安全衛生政策五大目標,另建置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積極提供必要的資源及訓練,落實風險管理,消除潛在危害,並持續進行危害辨識評估及實施改善,以追求企業永續發展。「職業安全衛生政策」會同勞工代表研議,並由董事長、總經理共同簽署後,2016.12.01依循ISO45001標準制定公告發布並每年定期審查,適用於自身營運之所有員工、約聘員工、外包人力及承攬商,提供多元管道如問卷調查、委員會、職安專區等推動工作者職安衛諮商和參與。依法設置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負責審議、協調及建 議安全衛生相關事項,以預防職業災害,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為目標。主任委員由總經理擔任,下設有副主任委員 1 人及執行秘書 1 人,委員係由指定單位之一級主管、職業 安全衛生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醫護人員及超過 1/3 工會指派之勞工代表等所組成。每三個月召開一次會議,針對公司之職業災害案件進行統計、分析,並提報與追蹤後續安全 衛生管理方案,2024 年度會中審議、協調及建議之安全衛生提案總計 15 件,已辦理完成 15 件。
華航職業安全衛生五大目標
華航、華信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組成勞方比例
公司 | 2022 | 2023 | 2024 | 2024 工作者代表人數 | 2024 總委員人數 |
---|---|---|---|---|---|
台北分公司 | 36.36 | 36.36 | 33.33 | 3 | 9 |
桃園地區(%) | 37.73 | 37.74 | 38.46 | 20 | 52 |
高雄分公司(%) | 35.29 | 35.29 | 37.50 | 6 | 16 |
修護廠區(%) | 34.78 | 34.78 | 34.29 | 12 | 35 |
公司 | 2022 | 2023 | 2024 | 2024 工作者代表人數 | 2024 總委員人數 |
---|---|---|---|---|---|
華信 | 33.33 | 33.33 | 33.33 | 5 | 15 |
單位:%
註 1:
勞方代表比例 =(勞資共同組成正式的安全衛生委員會中的工作者代表/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總委員人數) *100%。
2024 年華航、華信職業災害統計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 | 失能傷害頻率 | 失能傷害嚴重率 | 因公死亡事故數 | 因公死亡事故比例 | 職業病率 | 嚴重的職業傷害人次 | 嚴重的職業傷害率 | 缺勤率 | 總工作時數 | ||
---|---|---|---|---|---|---|---|---|---|---|---|
華航 | 男性 | 12 | 1.18 | 638 | 1 | 0.10 | 0.00 | 2 | 0.20 | 0.56% | 10,134,000 |
女性 | 34 | 3.43 | 32 | 0 | 0.00 | 0.00 | 1 | 0.10 | 2.30% | 9,898,000 | |
總數 | 46 | 2.29 | 339 | 1 | 0.05 | 0.00 | 3 | 0.15 | 1.42% | 20,032,000 | |
桃園總公司 | 37 | 2.62 | 41 | 0 | 0.00 | 0.00 | 1 | 0.07 | 1.61% | 14,092,000 | |
修護廠區 | 8 | 1.72 | 1,335 | 1 | 0.22 | 0.00 | 2 | 0.43 | 0.74% | 4,646,000 | |
台北分公司 | 0 | 0.00 | 0 | 0 | 0.00 | 0.00 | 0 | 0.00 | 2.03% | 598,000 | |
高雄分公司 | 1 | 1.43 | 4 | 0 | 0.00 | 0.00 | 0 | 0.00 | 1.70% | 696,000 | |
華信 | 男性 | 4 | 4.65 | 153 | 0 | 0.00 | 0.00 | 0 | 0.00 | 0.73% | 859,176 |
女性 | 2 | 2.02 | 26 | 0 | 0.00 | 0.00 | 0 | 0.00 | 0.66% | 987,296 | |
總數 | 6 | 3.24 | 85 | 0 | 0.00 | 0.00 | 0 | 0.00 | 0.69% | 1,846,472 |
註 1:
可紀錄職業傷害頻率即失能傷害頻率:(全年失能傷害人次數 ÷ 總工作時數) × 1,000,000。
註 2:
失能傷害嚴重率:(全年失能總損失天數 ÷ 總工作時數) × 1,000,000。
註 3:
缺勤率:(缺勤天數 ÷ 總工作天數) × 100%,2023 年缺勤率目標為 1.8%,因各國勞工法令不同,以台灣地區所有員工為主。
註 4:
華信在台僅有一處營運據點。
註 5:
失能傷害頻率等同於 GRI 定義可記錄之職業傷害率。
註 6:
嚴重的職業傷害:職業傷害而導致死亡、或導致工作者無法 / 難以於六個月內恢復至受傷前健康狀態的傷害,嚴重的職業傷害率(排除死亡人數)= 嚴重的職業傷害數 ((排除死亡人數)÷ 工作小時))x 1,000,000。
註 7:
職業傷害的主要類型為同仁不安全行為造成跌倒事件。
註 8:
2024年全年之全體職業災害失能傷害頻率(FR)為2.29,失能傷害嚴重率(SR)為339,總和傷害指數(FSI)0.88,高於疫情期間勞動部公告航空運輸業2021-2023年平均值FR(1.37)、SR(28)及FSI(0.19)。因修護工廠發生因公死亡事故數1件,該案損失日數計6000日,致失能傷害嚴重率(SR)升高為339,總和傷害指數(FSI)升高為0.88;惟總體而言,2024年全公司失能傷害頻率(FR2.29)仍皆低於疫情前正常模式下2019年FR(2.97)及疫情解封後2022-2024年勞動部公告航空運輸業職業災害失能傷害頻率FR(2.46)。
註 9:
本統計不含非公司安排之交通工具造成之通勤交通事故。
註 10:
因公死亡事故比例:(職業傷害成之死亡人數÷ 工作小時)x 1,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