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治理
華航透過「永續發展策略」、「價值創造模式」協助利害關係人掌握華航真實的企業價值、檢視華航推動永續績效。結合永續策略制定短中長期目標,落實企業永續發展。
以「安全」與「治理」為永續發展的基礎,結合策略主軸:「機隊航網」、「 產品服務」、「集團合作」持續提升華航於顧客心中的「品牌感知」,推動三項行動方案展現品牌形象,包含「韌性智慧:以具備韌性的體質面對極端氣候與商業環境」、「在地國際:承載台灣在地文化打開國際能見度」、「年輕創新:以年輕思維接軌創新世代」,對應於環境、社會、經濟 / 治理三面向持續深耕。六項策略主軸亦分別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及訂定推展方向,形成永續發展策略架構。
價值創造模式
身為台灣航空產業領導者的華航,為與利害關係人共存共榮並邁向永續,致力追求創造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永續價值;華航透過永續策略藍圖六大主軸描繪華航永續發展脈絡,並帶領利害關係人檢視華航財務(Financial)、製造(Manufactured)、智慧財產(Intellectual)、人力(Human)、社會與關係(Social and Relationship)與自然資源(Natural)等六大資本,協助利害關係人掌握華航真實的企業價值。
年度資本投入
商業模式
創造價值
項目 | 產出 | 績效 |
---|---|---|
財務資本 |
|
|
製造資本 |
|
|
智慧資本 |
|
|
人力資本 |
|
|
自然資本 |
|
|
社會與關係資本 |
|
|
華航真實價值
為與利害關係人共存共榮並邁向永續,致力追求創造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永續價值,以企業願景及策略為永續發展基礎, 整合財務(Financial)、 製造(Manufactured)、 智慧財產 (Intellectual)、人力(Human)、社會與關係(Social and Relationship) 與自然資源(Natural)等六大資本思維,導入企業真實價值(True Value)將外部環境與社會成本及效益貨幣化,呈現華航的企業真實盈餘,並作為企業永續管理之重要參考指標,協助利害關係人掌握並檢視華航推動永續績效。
評估結果顯示,即便 COVID-19 疫情持續造成衝擊,華航 2021 年仍有亮眼成績,於傳統財務績效 (EBITA) 較 2020 年成長 36% (達 386.6 億元),華航於經濟、環境與社會面向所創造之 2021 年真實盈餘約為 372.1 億元,相較於傳統財務績效 (EBITA) 減少 約 14.4 億元,但相較於 2020 年所創造之真實盈餘增加 101 億元。此外,由於航空產業營運特性,「空污排放」、「溫室氣體排放」 與「廢棄物處理」為主要外部負面成本效益來源,此三項目之外部負面效益分別較 2020 年降低 6% 及 1%、7%,顯現華航積極投入「空污排放」、「溫室氣體排放」與「廢棄物處理」等環境永續相關行動。整體而言,華航 2021 年真實盈餘中環境面向外部性成本約為新台幣 159 億元,但在經濟附加價值及社會外部性上則創造約新台幣 146 億元的正向效益。
永續發展目標
永續治理已為企業經營顯學,華航深切了解企業經營成效非以獲利多寡來衡量,應是透過自身核心能力創造利害關係人永續價值,進而回饋至企業營運提升獲利持續性,打造企業及利害關係人雙贏局面。為落實永續經營並允諾創造利害關係人價值決心,華航建置完整永續管理機制,並呼應聯合國於 2016 年正式啟動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國家、社會、華航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永續利益。身為企業公民的一員,華航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依循聯合國 SDGs 企業行動指南(SDG Compass)並參考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航空運輸行動組織(Air Transportation Action Group, ATAG)及國際運輸業之永續相關報告等,聚焦 11 項 SDGs 作為本公司未來永續發展重點方向。












企業永續管理
在現今瞬息萬變且充滿挑戰之環境下,面對多元化的永續發展課題,基於企業永續經營的使命及責任感,華航參考標竿他業經營作法並接軌國際永續發展趨勢,於 2014 年成立最高階永 續治理組織「企業永續委員會(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Committee)」,由本公司總經理擔任主席,旗下分六大價值工作小組,依據中華航空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為原則,結合永續策略制定 永續發展目標,落實企業永續發展,並為持續強化企業永續委員會與董事會連結性,每年一次呈報企業永續治理(CSR)作業成效至董事會,以提升永續作為。
六大價值小組永續發展目標
小組組別 主要回應的 SDGs |
主要對應重大議題 | 2021 年目標 | 達成進度 | 重點成果及績效 | 短期目標 (2023 年) |
中期目標 (2025 年) |
長期目標 (2030 年) |
---|---|---|---|---|---|---|---|
永續發展基礎
|
|
年度 CSR 工作達成率 100%,並擬定員工意識提升計畫 | 落實員工 CSR 意識教育訓練,並列新進人員必修線上課程項目 | 年度 CSR 工作達成 100%,並落實員工意識提升計畫 | 定期與企業永續委員會呈報 CSR 工作進度,並提供 2 場以上關係企業 CSR 訓練 | 透明揭露航空運輸類關係企業永續資訊 | |
落實 SDGs 作業機制 |
|
落實 SDGs 作業機制 | 協助產業夥伴永續能力建置 | 支持國際永續倡議發揮產業影響力 | |||
信賴價值
|
|
符合 GDPR 及個資法令規範,落實全公司個資管理制度 |
|
符合 GDPR 及個資法令規範,落實全公司個資管理制度 | 為保護旅客個資安全,期望於「旅客服務管理流程(含台灣地區及歐盟總部)」之個人資料蒐集、處理與利用通過 ISO27701 個資保護國際標準驗證 | 持續維持 ISO27701 個資保護國際標準證書有效性;道瓊永續經營評比指數(DJSI)個資保護題組,每年均維持 90 分以上 | |
貨運客戶滿意度 88% | 2021 年度貨運顧客滿意度 88.3% | 貨運客戶滿意度 | |||||
88% | 89% | 90% | |||||
持續參與航空組織並提升華航於航空組織中的影響力 |
分別以實體 / 視訊 / 電話等方式進行參加國際航空組織會議及國內飛安研討會,共計 13 場次
|
進行航務資訊研究分析以供後續發表 | 公開發表航務研究結果以提升航空產業技術能量 | 和同業共同發展創新計劃,強化航空產業創新動能 | |||
強化公正文化之推動 |
|
持續通過 IOSA 認證標準、精進安全風險管理 | 持續通過 IOSA 認證標準、精進安全管理系統 | 持續通過 IOSA 認證標準,精進公司安全文化 | |||
引進流程自動化機器人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優化內部作業流程與客服機 制,透過教育訓練培養相關人才、建置機器人客服 (Chat Bot) |
|
持續穩固各項核心業務應用系統開發,並適時推展創新應用服務,為公司增裕營收、降低成本、提升日常工作效率 |
|
|
|||
人才價值
|
|
完成公司內 4 場次航空達人分享會,提供內部跨領域交流機會 | 完成 4 場次航空達人分享會(包含資管、空品、航材管理、貨運營業等航空相關領域議題),合計 722 人次參與 | 完成公司內 8 場次航空達人分享會,提供內部跨領域交流機會 | 100% 完成建置公司內各專業領域通識線上教材 | 應用至台灣航空人才培育 | |
建置公司航空管理人才庫 | 完成公司各階管理人才庫(包含整體人才庫、管理訓練班、管理精進班)建置與調整相關培育作業機制,為公司長期人才培育與世代傳承奠定穩定基礎 | 優化公司航空管理人才培育機制 | 建置公司航空管理人才庫最適學習路徑 | 推動台灣航空人才培育 | |||
女性主管比例目標達 24.5% | 女性主管至 2021 年已逐步提升至 27.82% | 女性主管比例目標達 | |||||
24.75% | 25% | 27% | |||||
環境價值
|
|
航空用油效率每年提升 1.5%(飛航作業) |
|
落實航空用油效率平均每年提升 1.5% 及 CORSIA CNG (Carbon-Neutral Growth)2020 零碳成長 (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放) | |||
地面作業碳排量較 2009 年減量達 39% |
|
地面作業碳排量較 2009 年減量 | |||||
41% | 44% | 50%(2050 年淨零碳排放) | |||||
落實 TCFD 管理與揭露作業 | 氣候治理報告提報董事會風險委員會 持續發佈氣候相關財務資訊報告 | 強化決策機制整合氣候相關財務資訊 | 實施及優化內部碳定價作業 | 催生台灣永續航空燃油策略 | |||
地面一般生活廢棄物(不 可回收) 產出量較 2018 年減量 3% | 2021 年生活廢棄物減量達 38% | 地面一般生活廢棄物(不可回收) 產出量較 2018 年減量 | |||||
5% | 7% | 12% | |||||
事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率 41% | 2021 年事廢回收再利用率達 56% | 事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率 | |||||
43% | 45% | 50% | |||||
地面用水量較 2018 年減 少 2.2% | 2021 年用水量較 2018 年減少 23.9% 進行 設備更新、管線巡檢、員工宣導 | 地面用水量較 2018 年減少 | |||||
5% | 7% | 10% | |||||
用紙量較 2018 年減少 8% |
|
用紙量較 2018 年減少 | |||||
14% | 30% | 50% | |||||
禁運保育類動物並禁用保育類食材 | 發布森林暨多樣性保育承諾;持續落實禁運保育類動物及禁用保育類食材;擴大宣導,提升顧客保育意識 |
|
|||||
空中廢棄物總量較 2018 年減量 | New |
|
空中廢棄物較 2018 年減量 | ||||
25% | 50% | 65% | |||||
空中服務一次性使用塑膠用品減量 | New |
|
一次性塑膠品項減量 | ||||
50% | 90% | 100% | |||||
機上服務人均餐損較 2020 年降低 | New |
|
人均餐損較 2020 年降低 | ||||
5% | 10% | 25% | |||||
共創價值
|
|
供應商永續風險調查( SAQ )分數 85 分 |
|
供應商永續風險調查(SAQ)分數 | |||
87 分 | 87 分 | 89 分 | |||||
優化永續供應鏈政策風險管理措施,完成稽核 30% 關鍵一階供應商 |
|
於 2023 年前完成稽核 70% 關鍵一階供應商及 50% 關鍵二階供應商風險調查 | 優化永續供應鏈政策風險管理措施,完成稽核 100% 關鍵一階供應商及 100% 關鍵二階供應商風險調查 | 透過供應鏈的教育訓練、改善協助機制,並持續執行 SAQ | |||
社會價值
|
|
辦理至少一項長期慈善類公益專案 |
|
規劃長期性之慈善類公益專案 | 促進青年學子國際教育機會 | 提升落後地區 / 發展中國家教育品質 | |
參與至少一項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之公益活動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協助載運第一批國內企業捐贈之負壓病房設備來台,並全額贊助空運運費 | 定期參與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之公益活動 | 促進落後地區 / 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及就業輔助,並改善社會福祉 | 推動提升跨國影響力之專案,發揮贊助案最大效益 |
- 環境面
- 社會面
- 公司治理面
註:重大議題對華航之意涵可能對應不只一個價值小組,本表中僅列於最相關之價值小組。
治理架構
董事會
華航董事會為公司最高治理單位,除依據相關法令規章及股東會所賦與之職權,制定並遵循各項法規與辦法外,並負責監督執行結果、決議重要事項及指導經營團隊。董事會成員組成多元化,遴選唯才適任,不設限於性別、國籍及種族,且好素養及能力於專業領域或國際公司經營經驗,本( 22 )屆 13 名董事,含 3 名獨立董事,其中女性獨立董事 1 名。董事任期為 3 年( 本屆自 2021 年 8 月 12 日起至 2024 年 8 月 11 日止 )。每年至少召集 5 次董事會議,遇有重要或緊急業務亦得隨時召集之。
註:董事成員經(學)歷及兼任其他公司職務情形、董事之專業知識、經驗領域與符合獨立性情形及董事會運作情形請參閱華航年報。
董事會成員資料表
-
董事長謝世謙
learn more -
董事高星潢
learn more -
董事陳致遠
learn more -
董事丁廣鋐
learn more -
董事陳漢銘
learn more -
董事陳茂仁
learn more -
董事危永業
learn more -
董事趙剛
learn more -
董事張惠娟
learn more -
董事王時思
learn more -
獨立董事黃協興
learn more -
獨立董事張謝金森
learn more -
獨立董事黃欽勇
learn more
-
董事長謝世謙
learn more -
董事高星潢
learn more -
董事陳致遠
learn more -
董事丁廣鋐
learn more -
董事陳漢銘
learn more -
董事陳茂仁
learn more -
董事危永業
learn more -
董事趙剛
learn more -
董事黃崇哲
learn more -
董事王時思
learn more -
獨立董事黃協興
learn more -
獨立董事張謝金森
learn more -
獨立董事黃欽勇
learn more
董事多元化
華航多元化政策
本公司提倡、尊重董事多元化政策,為強化公司治理並促進董事會組成與結構之健全發展,相信多元化方針有助提升公司整體表現。董事會成員之選任均以用人唯才為原則,具備跨產業領域之多元互補能力,包括基本組成(如:年齡、性別、國籍等)、也各自具有產業經驗與相關技能(如:航空、海運、飯店、財會、法保、資訊科技及公益事業等),以及營業判斷、經營管理、領導決策與危機處理等能力。為強化董事會職能達到公司治理理想目標,本公司「 公司治理守則」第20條明載董事會整體應具備之能力如下:
1. 營業判斷能力
2. 會計及財務分析能力
3. 經營管理能力
4. 危機處理能力
5. 產業知識
6. 國際市場觀
7. 領導能力
8. 決策能力
董事會成員多元化落實情形
董事姓名 | 基本組成 | 產業經驗 | 專業能力 | |||||||||||||||||
---|---|---|---|---|---|---|---|---|---|---|---|---|---|---|---|---|---|---|---|---|
國籍 | 性別 | 具有員工身份 | 年齡 | 獨立董事任期年資 | 航空 | 運輸 | 專業服務與行銷 | 財務與金融 | 建築與工程 | 銀行及保險與房地產 | 商務與供應 | 資訊與科技 | 金屬與機械 | 法律 | 會計 | 風險管理 | ||||
40-50歲 | 51-60歲 | 61-70歲 | 3年以下 | 6-9年 | ||||||||||||||||
謝世謙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星潢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陳致遠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丁廣鋐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陳漢銘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陳茂仁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危永業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趙剛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時思 | 中華民國 | 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張惠娟 | 中華民國 | 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協興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張謝金森 | 中華民國 | 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欽勇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具有能力、○ 指具有部分能力。
註 1:衡諸本公司第 22 屆董事會 13 名董事成員(含 3 名獨立董事),整體具備營業判斷、領導決策、經營管理、國際市場觀、危機處理等能力,且有產業經驗和專業能力;其中擁有運輸、旅遊產業經驗者為謝世謙董事長、高星潢董事、陳致遠董事、危永業董事及趙剛董事;善長於行銷者為謝世謙董事長、陳致遠董事、丁廣鋐董事、陳漢銘董事;對公益事業有顯著貢獻之陳致遠董事;曾任政務人員(臺南市副市長)之王時思董事,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綜合規劃處處之張惠娟董事及現任國策顧問之陳茂仁董事;而黃協興獨立董事、張謝金森獨立董事、黃欽勇獨立董事及丁廣鋐董事等具備會計師或財務專業能力並有實際執業及管理或教學等經驗。
註 2:本公司董事平均任期為 3 年,其中黃協興及黃欽勇 2 名獨立董事及陳茂仁、趙剛與張惠娟等3位董事任期年資在 3年 以下;張謝金森獨立董事任期年資為 3
年,所有獨立董事其連續任期均不超過3屆。
董事成員皆為本國藉,組成結構占比分別為 3 名獨立董事 23%;3 名具員工身份之董事 23%。董事成員年齡分布區間計有2名董事年齡位於 40-50 歲、6
名董事位於 51-60 歲及 5 名董事位於 61-70 歲。
除前述外,本公司亦注重董事會組成之性別平等,本屆董事成員包含 3 位女性成員(其中 1
名為獨立董事),女性董事占比達23%之高,未來仍持續致力於提升女性董事占比目標。
註 3:董事多元化面向、互補及落實情形已包括且優於華航「公司治理守則」第 20條 載明之標準;未來仍就視董事會運作、營運型態及發展需求適時增修多元化政策,包括但不限於基本條件與價值、專業知識與技能等二大面向之標準,以確保董事會成員應普遍具備執行職務所必須之知識、技能及素養。
董事姓名 | 基本組成 | 產業經驗 | 專業能力 | |||||||||||||||||
---|---|---|---|---|---|---|---|---|---|---|---|---|---|---|---|---|---|---|---|---|
國籍 | 性別 | 具有員工身份 | 年齡 | 獨立董事任期年資 | 航空 | 運輸 | 專業服務與行銷 | 財務與金融 | 建築與工程 | 銀行及保險與房地產 | 商務與供應 | 資訊與科技 | 金屬與機械 | 法律 | 會計 | 風險管理 | ||||
40-50歲 | 51-60歲 | 61-70歲 | 3年以下 | 6-9年 | ||||||||||||||||
謝世謙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星潢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陳致遠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丁廣鋐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陳漢銘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陳茂仁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危永業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趙剛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時思 | 中華民國 | 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崇哲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協興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張謝金森 | 中華民國 | 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欽勇 | 中華民國 | 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具有能力、○ 指具有部分能力。
註 1:衡諸本公司第 22 屆董事會 13 名董事成員(含 3 名獨立董事),整體具備營業判斷、領導決策、經營管理、國際市場觀、危機處理等能力,且有產業經驗和專業能力;其中擁有運輸、旅遊產業經驗者為謝世謙董事長、高星潢董事、陳致遠董事、危永業董事及趙剛董事;善長於行銷者為謝世謙董事長、陳致遠董事、丁廣鋐董事、陳漢銘董事;對公益事業有顯著貢獻之陳致遠董事;曾任政務人員(臺南市副市長)之王時思董事及現任國策顧問之陳茂仁董事;而黃協興獨立董事、張謝金森獨立董事、黃欽勇獨立董事及丁廣鋐董事與黃崇哲董事等具備會計師或財務專業能力並有實際執業及管理或教學等經驗。
註 2:本公司董事平均任期為 3 年,其中黃協興及黃欽勇 2 名獨立董事及陳茂仁、趙剛與黃崇哲等 3 位董事任期年資在 3 年以下;張謝金森獨立董事任期年資為 3 年,所有獨立董事其連續任期均不超過 3 屆。
董事成員皆為本國藉,組成結構占比分別為 3 名獨立董事 23%;3 名具員工身份之董事 23%。董事成員年齡分布區間計有2名董事年齡位於 40-50 歲、6 名董事位於 51-60 歲及5名董事位於 61-70 歲。
除前述外,本公司亦注重董事會組成之性別平等,本屆董事成員包含 2 位女性成員(其中1名為獨立董事),女性董事占比達 15% 之高,未來仍持續致力於提升女性董事占比目標。
註 3:董事多元化面向、互補及落實情形已包括且優於華航「公司治理守則」第 20 條載明之標準;未來仍就視董事會運作、營運型態及發展需求適時增修多元化政策,包括但不限於基本條件與價值、專業知識與技能等二大面向之標準,以確保董事會成員應普遍具備執行職務所必須之知識、技能及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