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治理
華航以「用飛行與你我創造更多美好」為使命,邁向「領先亞太,展翼全球」之願景。「安全」、「治理」為我們永續發展基礎,結合策略主軸:「機隊航網」、「產品服務」、「集團合作」不斷提升華航於顧客心中的「品牌感知」,持續推動多項行動方案展現永續經營形象,包含:
- 「韌性智慧:以具備韌性的體質面對公衛議題及極端氣候」展現於環境面
- 「在地國際:承載台灣在地文化打開國際能見度」展現於社會面
- 「年輕創新:以年輕思維接軌創新世代」展現於治理面。
華航六項策略主軸亦分別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形成完整的永續發展策略架構,並設定及滾動式調整中長期目標。另透過「價值創造模式」,協助利害關係人掌握華航真實的企業價值、檢視華航推動永續績效。
華航永續策略由總經理帶領之企業永續委員會負責執行,並由董事會層級永續暨風險委員會及最高治理單位董事會負責監督。
價值創造模式
為與利害關係人共存共榮並邁向永續,致力追求創造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永續價值,以企業願景及策略為永續發展 基礎,整合財務(Financial)、製造(Manufactured)、 智 慧 財 產(Intellectual)、 人 力(Human)、 社 會 與 關 係(Social and Relationship) 與 自 然 資 源(Natural) 等六大資本思維,以華航經濟、環境、社會報導邊界,導 入企業真實價值(True Value)將外部環境與社會成本及 效益貨幣化,呈現華航的企業真實盈餘,並作為企業永續 管理之重要參考指標,協助利害關係人掌握並檢視華航推 動永續績效。
年度資本投入
商業模式
創造價值
項目 | 產出 | 績效 |
---|---|---|
財務資本 |
|
|
製造資本 |
|
|
智慧資本 |
|
|
人力資本 |
|
|
自然資本 |
|
|
社會與關係資本 |
|
|
華航真實價值
評估結果顯示,華航於 2024 年,傳統財務績效 (EBITA) 較 2023 年增加 21.67% (達 429.5 億元),華航於經濟、環境與社會面向所創造之2024年真實盈餘約為 547.9 億元,相較於傳統財務績效 (EBITA) 增加約 118.4 億元,也較 2023 年所創造之真實盈餘增加 115.0 億元,其中「再生能源使用」、「綠色票價」此兩項環境面正向衝擊於 2024 年較 2023 年皆有顯著的提升,增加 22.12% 及 73.29%。此外,由於航空產業營運特性,「溫室氣體排放」與「噪音污染」為主要負面衝擊來源,此兩項負面衝擊分別較 2023 年提升 6.97% 及降低 7.35%,其社會成本提升的主要原因為 2024 年華航在服務航班次較 2023 年增加 15% 導致範疇一、二及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皆較 2023 年呈現增長的趨勢。顯現華航積極投入「噪音污染防治」、「再生能源使用」及「綠色票價」等環境永續相關行動,針對負面衝擊「溫室氣體減量」華航除持續投入資源,推動機隊更新外,亦透過專責「航機用油管理小組」持續強化用油效率精進對策以努力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衝擊。整體而言,華航 2024 年真實盈餘中環境面向外部性成本約為新台幣 130.7 億元,但在經濟附加價值及社會外部性上則創造約新台幣 249.1 億元的正向效益。
永續發展目標
永續治理已為企業經營顯學,華航深切了解企業經營成效非以獲利多寡來衡量,應是透過自身核心能力創造利害關係人永續價值,進而回饋至企業營運提升獲利持續性,打造企業及利害關係人雙贏局面。為落實永續經營並允諾創造利害關係人價值決心,華航建置完整永續管理機制,並呼應聯合國於 2016 年正式啟動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國家、社會、華航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永續利益。身為企業公民的一員,華航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依循聯合國 SDGs 企業行動指南(SDG Compass)並參考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航空運輸行動組織(Air Transportation Action Group, ATAG)及國際運輸業之永續相關報告等,聚焦 13 項 SDGs 作為本公司未來永續發展重點方向。














企業永續管理
華航於 2014 年成立最高階永續治理組織「企業永續委員會(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Committee)」並於 2024 年企業發展室成立「永續發展中心」擔任企業永續委員會執行秘書並設置永續長,專責推動永續業務,決策和管理公司對經濟、環境和人群(包括人權)衝擊,為因應公司永續發展趨勢及企業治理需求,已於 2025 年設置董事會層級功能性委員會「永續暨風險委員會(Sustainability & Risk Management Committee)」強化董事會對ESG相關議題之監督與指導職能。企業永續委員會 2024 年共召開三次會議,由本公司總經理擔任主席,董事長列席指導,帶領六大價值工作小組及風險管理組,依據華航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制定永續策略及永續發展目標,落實企業永續發展;企業永續治理成果與對外報導資訊(註1)每年二次提報至永續暨風險委員會與董事會。
董事會作為最高治理單位,監督並鑑別華航對外經濟、環境、人群(包括人權)的衝擊,並透過建立ESG資訊的內部控制及稽核進行盡職調查。董事會委派高階管理階層,透過多元溝通管道及平台,針對鑑別出之衝擊與利害關係人進行議合(詳 1-4-1 利害關係人議合);2024 年經由召開董事會共 9 次會議監督公司對於關鍵重大事件(註 2)、財務狀況、內部稽核業務、安全管理、經營面風險管理、資安暨個資風險、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作業、氣候治理報告、人權風險、資通安全、董事會績效成果等盡職調查和相關衝擊應對情形,包含利害關係人議合結果。此外,華航已建立評估董事會在監督公司管理經濟、環境、人群(包括人權)相關衝擊之績效程序,透過每年至少召開 2 次之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視董事及高階經理人整體薪酬與福利政策。
註 1:
2024 年度企業 ESG 永續治理作業成果提報於 2025 年 1 月 13 日董事會、2024 年永續報告書揭露內容提報於 2025 年 8 月 6 日永續暨風險委員會第三季會議,並於 2025 年 8 月 8 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
註 2:
關鍵重大事件包含透過申訴機制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得知,經查屬實的重大事件,視性質皆會於董事會中進行溝通與彙報。
六大價值小組永續發展目標
小組組別 主要回應的 SDGs |
主要對應重大議題 | 2024 年目標 | 達成進度 | 重點成果及績效 | 短期目標 (2025 年) |
中期目標 (2030 年) |
長期目標 (2040 年) |
---|---|---|---|---|---|---|---|
永續發展基礎
|
|
年度 ESG 工作達成率 100%,並落實員工意識提升計畫 |
|
定期與企業永續委員會呈報 ESG 工作進度,並累積提供 2 場以上關係企業 ESG 訓練 | 透明揭露航空運輸類關係企業永續資訊,並揭露與財報邊界一致的永續資訊 | 持續配合主管機關與國際趨勢,完整集團揭露邊界 | |
落實 SDGs 作業機制 |
|
協助產業夥伴永續能力建置 | 支持國際永續倡議發揮產業影響力,累積參與 2 項倡議或公協會 | 支持國際永續倡議發揮產業影響力,累積參與 5 項倡議或公協會 | |||
信賴價值
|
|
符合 GDPR 及個資法令規範,落實全公司個資管理制度 |
|
為保護旅客個資安全,期望於「旅客服務管理流程(含台灣地區及歐盟總部)」之個人資料蒐集、處理與利用通過 ISO27701 隱私資訊管理國際標準驗證 | 持續維持 ISO27701 隱私資訊管理國際標準驗證證書有效性 | 持續維持 ISO27701 隱私資訊管理國際標準證書有效性;配合法規、國際趨勢與公司營運狀況,滾動式調整個資管理制度,降低個資外洩之風險 | |
貨運客戶滿意度 88.5 分 | 2024 年度貨運客戶滿意度 89.8 分 | 貨運客戶滿意度 | |||||
89 分 | 90 分 | 90 分 | |||||
進行航務資訊研究分析以供後續發表 |
|
公開發表航務研究結果以提升航空產業技術能量 | 和同業共同發展創新計劃,強化航空產業創新動能 | 擴大與國內外交通運輸同業及製造商/供應商共同發展研究計畫,提昇環境效益 | |||
持續通過 IOSA 認證標準、精進安全風險管理 |
|
持續通過 IOSA 認證標準、精進安全管理系統 | 持續通過 IOSA 認證標準,精進公司安全文化 | 考量安全相關規範與國際要求,持續通過高標準的安全認證規範 | |||
持續穩固各項核心業務資訊應用系統開發及進行年度災備演練,並適時推展創新應用服務,為公司增裕營收、降低成本、提升日常工作效率 |
|
|
|
促進智慧機場:將新科技與旅客共享平台擴大應用至更多國外營運航站據點,並與機場、供應商或其他創新科技公司積極合作 | |||
人才價值
|
|
完成公司內 8 場次航空達人分享會,提供內部跨領域交流機會 | 2024 年完成 4 場次航空達人分享會(包含善用員工機票、航機簽派、飛機餐的奧妙及發動機介紹等議題),合計 527 人次參與。2021-2024 年合計已辦理 14 場次,已順利達成 2021-2024 年短期目標「完成公司內 8 場次航空達人分享會」。 | 辦理 4 場次內部航空通識分享,參與人次達 350 人(註:考量近年公司人力結構及外在環境變化,以及各專業之發展較往年快速,故調整項目加以量化。) | 2026-2030 年間累積辦理 15 場次內部航空通識分享,參與人次累積達 1800 人 | 2031-2040 年間累積辦理 30 場次內部航空通識分享,參與人次累積達 3600 人 | |
優化公司航空管理人才培育機制 | 再次優化公司各階管理人才庫(包含整體人才庫、管理訓練班、管理精進班)相關培育作業機制,為公司長期人才培育與世代傳承奠定穩定基礎 | 建置公司航空管理人才庫最適學習路徑 | 航空管理人才培育人數至 2030 年累積達 150 人 | 航空管理人才培育人數至 2040 年累積達 400 人 | |||
女性主管比例目標達 25% | 女性主管至 2024 年已逐步提升至 30.33% | 女性主管比例目標達 | |||||
26% | 27% | 30% | |||||
共創價值
|
|
供應商永續風險調查( SAQ )分數 89 分 |
|
「永續風險評估調查 (SAQ)」風險評估比例 | |||
關鍵一階供應商 100% 所有一階供應商 20% | 關鍵一階供應商100% 所有一階供應商 40% 非一階關鍵供應商 30% | 所有一階及非一階關鍵供應商 100% | |||||
請購單位納入ESG表現5%至採購評選項目佔比 | |||||||
視個案情形訂定評選規劃 | 40% 講購單位 | 40% 講購單位 | |||||
供應商簽署「遵循森林暨生物多樣行保育承諾」佔比 | |||||||
新供應商簽約與既有供應商重新簽約時 | 40% 供應商 | 100% 供應商 | |||||
於 2024 年前舉辦一場供應商大會、提升關鍵供應商永續分數達89分以上 |
|
建立非一階關鍵供應商供應商清冊 | |||||
供應商稽核佔比 | |||||||
100% 關鍵一階供應商及高風險供應商 | 30% 非一階關鍵供應商 | 100% 一階及非一階關鍵供應商 | |||||
建立完整供應鏈改善措施及能力建立計畫 | |||||||
50% 實施改善措施;50% 實施能力建立計畫 | 100% 實施改善措施;100% 實施能力建立計畫 | 100% 實施高風險供應商為符合法遵要求之供應商改善措施 | |||||
環境價值
|
|
航空用油效率每年提升 1.5%(飛航作業) |
|
航空用油效率每年提升 1.5% 且 2020 年起維持零碳成長(2050 年達淨零碳排放)(飛航作業) | |||
添加SAF | |||||||
0.5% | 5% | 40% | |||||
地面作業碳排量較 2023 年減量達 3% |
|
地面作業碳排量較 2023 年減量 | |||||
5% | 15% | 60% | |||||
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契約容量 | |||||||
- | 10% | 15% | |||||
地面一般生活廢棄物(不可回收) 產出量較 2018 年減量 6% |
|
地面一般生活廢棄物(不可回收) 產出量較 2018 年減量 | |||||
7% | 12% | 15% | |||||
事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率 44% |
|
事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率 | |||||
45% | 50% | 58% | |||||
地面用水量較 2018 年減少 6% |
|
地面用水量較 2018 年減少 | |||||
7% | 10% | 12% | |||||
用紙量較 2018 年減少 22% |
|
用紙量較 2018 年減少 | |||||
30% | 50% | 52% | |||||
永續認證紙/木類空/地服務用品使用佔比 | |||||||
10% | 50% | 80% | |||||
禁運保育類動物並禁用保育類食材 |
|
禁運保育類動物並禁用保育類食材 | |||||
自2023年起,累計參與並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相關活動或倡議場次 | |||||||
2 | 4 | 10 | |||||
空中廢棄物總量較 2018 年減量 33% |
|
空中廢棄物較 2018 年減量 | |||||
50% | 65% | 70% | |||||
空中服務一次性使用塑膠用品減量 80% |
|
一次性塑膠品項減量 90% | 空中服務一次性塑膠用品全數淘汰 | 空中服務一次性塑膠用品全數淘汰 | |||
社會價值
|
|
透過贊助案提升台灣在國際能見度,並持續發揮企業力量,響應國際救援之人道精神 | 今年持續響應國際救援,於日本元旦大地震協助慈濟基金會運送賑災物資;另以實際行動支持「第二屆愛無限國際義診」及「希望之芽第 31 屆愛無國界義診團」行李贊助案,發揮企業力量,與社會共創、共榮、共好。 | 響應國際情勢,辦理至少一項長期慈善類公益專案 | 響應國際情勢,辦理至少一項長期慈善類公益專案 | 與國際救援組織建立長期合作,辦理至少一項長期慈善類公益專案 | |
舉辦至少一場偏鄉教育公益活動本公司長期深耕之志工授課活動及公益體育營,各舉辦至少一場桃園以外之偏鄉教育公益活動,擴大受益對象 |
|
辦理至少一場偏鄉教育活動,促進青年學子國際教育機會 | 整合中央、地方資源,辦理至少一場偏鄉教育活動,確保有教無類 | 與國際教育組織合作舉辦至少一場偏鄉教育活動,提升國家教育品質 | |||
與原住民或台灣在地小農合作一樣公關禮品,並回饋予另一弱勢族群,達到雙向互惠,提升贊助案價值 |
|
舉辦一場能促進偏鄉經濟成長及就業輔助專案,改善社會福祉 | 提升贊助案效益,贊助一場能促進偏鄉地區經濟成長及就業輔助專案,改善社會福祉 | 辦理一項扶持落後地區/發展中國家之經濟發展專案,提升該地區之就業機會 |
- 環境面
- 社會面
- 公司治理面
註 1:
永續議題對華航之意涵可能對應不只一個價值小組,本表中僅列於最相關之價值小組。
治理架構
董事會
華航董事會為公司最高治理單位,除依據相關法令規章及股東會所賦與之職權,制定並遵循各項法規與辦法外,並負責監督執行結果、決議重要事項及指導經營團隊。董事會成員組成多元化,根據公司法 198-1,董事遴選由股東提名,遴選唯才適任,不設限於性別、國籍及種族,且擁有良好素養及能力於專業領域或國際公司經營經驗,同時考量航發會及政府觀點,本(23)屆 15 名董事,含 5 名獨立董事。董事任期為 3 年(本屆自 2024 年 5 月 30 日起至 2027 年 5 月 29 日止),且有 5 席女性董事,女性董事占比 33%,透過績效評估及根據董事特殊專業作為連任名單之依據,每年至少召集 5 次董事會議,遇有重要或緊急業務亦得隨時召集之。
註 1:
董事成員經(學)歷及兼任其他公司職務情形、董事之專業知識、經驗領域與符合獨立性情形及董事會運作情形請參閱華航年報。
董事會成員資料表

- ${item}
- ${item}
${show_data.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