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環境永續
S
社會共榮
G
公司治理

ECO 服務

我們以「文創、科技、環保、感動、信賴」的核心價值落實ECO服務,邀請顧客共同推動消費轉型,守護與傳承我們的美麗地球。

ECO服務

我們從旅程的開始,就融入環境永續內涵,設計、規劃、推動各項ECO服務,希望旅客與我們一起,一步一腳印,穩健邁向更具生態效益的未來。

地面作業 參與自願性碳抵換方案「環保旅程碳抵換 ECO Travel 」。 享用桃園機場貴賓室 e 化菜單服務。 使用華航 app 預辦登機 (如仍需紙本,紙本登機證全面以 FSC 認證標章紙張印製)、預選餐點。 起降過程 感受節油飛航操作,如:執行連續直降達節油效益。 (於夏季)配合關閉向陽面遮陽板,共同節約能源。 航行階段 享用並支持環保空中服務用品、使用自備耳機聆聽音樂。 支持雙走道機型資源回收作業。 瀏覽雲端書坊多元刊物,支持機艙減重節油。 (商務餐旅客)以電子菜單進行點餐。 享用來自在地或當季食材的機上餐飲。 準備下一段旅程 支持並關注華航參與的「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PGGM)」倡議、SkyTeam永續飛行挑戰。 運用 eMALL 電商平台支持綠色消費。 地面作業 Step 1 Step 2 起降過程 Step 3 航行階段 Step 4 準備下一段旅程 綠色服務

節能航機

華航持續推動機隊汰舊換新計畫,以穩健策略布局全球客貨運市場。2024年,華航已引進1架A350-900租機、4架A321neo客機以及2架777F貨機;2025年,除持續引進A321neo客機外,華航將迎接全新波音787機隊,藉由嶄新且年輕化的機隊,提供卓越的客貨運輸服務。另外,本公司現有10架737-800客機,平均機齡為9.5年,配合A321neo引進,預計於2028年前逐步汰除。

客艙設備部份,華航亦積極擁抱創新思維,力求與年輕世代共鳴,從數位體驗升級著手,兼顧舒適性與環境友善:

  • 機上影視娛樂系統推出全新優質 Podcast 節目服務,全面升級電影畫質,並於電子刊物「華航雲端書坊 Dynasty Sky Reading」,提供全艙等上百種刊物無限下載。
  • 在A321neo、737-800的飛機上可使用個人電子用品連結機上影音娛樂系統,讓旅客於高空暢享多媒體串流服務。
  • 為提升跨機隊產品一致性及客艙產品競爭力,華航啟動A350-900客艙設備升級,將採用最新型客艙座椅設備,配置新世代高畫質個人影視娛樂系統,並依業界最新趨勢,高規格客製化客艙設備。

售票服務

華航持續提升網站及App訂位購票流暢度,並強化線上管理行程服務,另針對華航網站資訊呈現持續精簡及頁面設計優化,讓旅客可以直覺式瀏覽與查詢所需旅行資訊,如行李規定、票價產品、特殊需求及航班動態等資訊;亦可進行線上訂位購票、報到、選位、選餐、機器人客服及華航雲端書坊等 14 項完整服務,並採用電子登機證,減少紙張登機證印製。紙本登機證則全面以FSC認證標章紙張印製。

機場服務

華航透過採購大容量瓶裝飲料、選購在地食材、落實資源分類與回收、強化節能燈具改善及能源管理,兼顧貴賓室的服務品質與環境負荷。

此外,為了讓旅客在使用華航APP報到時擁有嶄新體驗,電子登機證的畫面將隨著不同節日呈現專屬設計。無論是喜氣洋洋的春節、充滿濃厚文化氣息的端午與中秋,或是溫馨感性的聖誕節,每張電子登機證皆融入精心繪製的應景圖案,為旅程增添節慶氛圍,讓旅客在啟程的瞬間,即能感受節日的歡樂與華航的貼心巧思。

航機用水處理程序

華航已制定並落實航機用水處理程序,管控飛行前後加水及消毒作業,確保飲用水品質與避免資源浪費。

加水前處理:
  • 嚴謹慎選合格地勤代理商進行航機加水,其水體均經過多重過濾設備與加氯等消毒程序。
  • 水體定期及不定期送國家認證合格實驗室檢驗,確保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 針對水質風險高之場站,改於具合格管理之前站加水或以礦泉水因應。

航機加水程序:
  • 水車加水至飛機水箱時,視現場作業風險額外加以濾棒消毒;機上出水前,均再以活性碳濾芯過濾,確保水質無慮。
  • 嚴格把關合格地勤代理商水車加水作業,確保供水來源品質。
  • 分析及瞭解各航線用水狀況,藉由適當控制加水量減少水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亦減少飛行油耗,降低 CO2 排放。

自我監測與航機飲水系統消毒:

  • 首創納入企業環境管理系統,建立水質管理 SOP 與督察機制;執行定期及不定期水質監測,並將水體送交國家認證合格之實驗室檢驗。
  • 優於原廠保養手冊建議頻率實施水箱消毒及更換飛機水過濾濾芯。
  • 若航機於外站有過夜停留,會先排空飛機水箱及管路餘水,避免細菌孳生。
  • 每年定期與不定期執行水質監測與送檢,若發現異常疑慮,將立即停止機上供水,並啟動消毒作業,並將水體送交公正實驗室分析與化驗,確保水質符合國家標準。

客貨運服務廢棄物管理

  • 為回應國際對機艙廢棄物減量的關注,華航於雙走道機型推動機上分類回收,並於2024年依據IATA與ASF方法學重啟廢棄物稱重與調查,優化餐點與用品規劃,亦舉辦教育訓練以確保執行品質與成果效益。
  • 華航與華膳空廚合作推動綠色轉型與剩食減量,從採購、製程至配送實踐節能減碳與減廢,並透過ISO與HACCP認證確保食品安全與品質。華膳亦拓展至即食食品與企業團膳,延伸永續理念至日常生活。
  • 響應減塑趨勢,自2024年11月起,華航改用不鏽鋼刀叉並提升具永續認證的紙木類包材比例,導入多項回收與再生材料製品,減少資源消耗與生物多樣性影響。
  • 貨運方面,亦導入回收材質雨布與包材,落實回收再利用機制,實踐全方位環保行動。
原則 廢棄物管理 剩食管理 塑料包材減用
拒絕使用
(Prevent)
  • 優化作業系統,推動飛行操作、客/貨運服務及辦公活動電子化、無紙化作業。
  • 員工餐廳恢復使用可重複使用餐盒/具。
  • 透過餐點精準裝載系統,監控全球各航點機上餐點的供餐數量,與空廚間密切執行餐點核對作業,精準掌控訂餐數。
  • 擴大推廣機上預選餐點服務(如:預選餐點限定之精緻低碳/蔬食套餐)。
  • 精準設計餐量,減少剩食。
  • 自2024年11月起,逐步將經濟餐塑膠刀叉匙餐具組汰除,改為環保回收不鏽鋼餐具,並整合湯匙、叉子與茶匙功能之多功能叉匙搭配餐刀,以減少機上餐具裝載量。
  • 選購非一次性塑料及環保可回收產品(如:商務艙環保牙線棒、經濟艙環保牙刷等)、超短程航班提供環保紙餐盒及餐具包,餐盒採用無塑塗層,餐具採用木質湯/匙及紙質外袋包裝,並與供應商合作開發環保紙杯,減輕廢棄處理階段環境衝擊。
  • 會議不提供一次性紙杯、鼓勵採用電子簽到系統,並試行選用可重複使用餐盒,減少一次性餐盒具使用。
減少使用
(Reduce)
  • 影印機採租賃模式,內建紙張使用監控系統,每月追蹤耗用情形。
  • 優化維修流程,減少末端廢棄物產生。
  • 嚴格控管食材採購、進貨、低溫儲藏至裝載上機等作業流程,減少糧食損失。
  • 整合各區域旅客喜好,設計互通性高之菜譜做法,提高旅客滿意度及完餐率。
  • 定期檢視貴賓室服務人均剩食產生量績效,並訂定剩食管理目標及改善措施。
  • 精準規劃營業及空服用品,並與空廚廠商議合,減少包材使用及廢棄物,例如:冰淇淋捨棄塑膠盒裝改以冰棒棍或紙質包裝供應。
  • 鼓勵旅客自帶個人用品,如耳機、環保杯及餐具。
重複利用
(Reuse)
  • 媒合增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比率(如:廢塑膠桶、廢潤滑油)。
  • 客、貨運裝備(如綁帶)修理後再使用。
  • 積極尋求有害廢棄物減毒作法,提升重複/回收再使用可行性。
  • 創新開發新菜色,提高食材運用度。
  • 多元使用邊角料,落實零食材廢棄。
  • 開發並鼓勵旅客以可重複利用,取代一次性使用產品及包材(如:矽緻摺疊隨行杯、商務艙環保筷/拖鞋、免稅品提袋等)。
  • 以可回收塑膠餐盤食具提供旅客餐飲服務,經嚴格消毒後循環使用。
循環再造
(Recycle)
  • 檢視與改善廢棄物分類、資源回收流程,提高回收比率。
  • 持續尋求廢棄物資源化與再利用機會,積極媒合回收廠商,建立回收再利用流程,確保集團營運產生之包材等廢棄物確實回收再利用:
    1. 機敏資料廢紙,經碎紙、溶漿後再製為紙漿。
    2. 廢紙餐盒回收,經清洗後再製為紙漿。
    3. 回收TPE站貨運服務衍生之廢棄雨布及塑膠包膜,提供廠商再利用。
    4. 修護作業產生之廢航空燃油,回收精煉後循環使用。
  • 實踐責任採購:
    1. 辦公室用品採購,鼓勵選用環保認證,如:環保/節能/節水/森林驗證等標章產品。
    2. 紙/木類空地服務用品選購永續標章/再生紙材產品,如:機上擦手紙、登機證。
  • 備餐產生的廚餘將妥善回收,並提供給養豬場作為飼料,實現資源再利用。同時,也積極探索其他環保再生方式,如堆肥或生質能轉換,以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推動永續發展。
  • 備餐廢食用油,提供油脂廠商100%回收加工處理,轉製成生質燃料等產品。
  • 華航園區員工餐廳設置廚餘機,處理後之資材供園區內植栽養護再利用,實現員工餐廳零廚餘。
  • 備餐廚餘,提供養豬廠等回收再利用。
    1. 環保再製不鏽鋼餐具組
    2. 經濟艙環保牙刷組
    3. 商務艙環保牙線棒
    4. 再生塑膠製(RPET)頭墊紙、枕頭套
    5. 機上垃圾袋100%再生塑料製成
    6. 再生塑膠製(RPET)膠杯及沙拉碗蓋
  • 紙/木類用品採用永續認證原料:
    1. 拋棄式環保餐具包
    2. 擦面紙/擦手紙/餐巾紙
    3. 環保紙杯
    4. 撲克牌
  • 貨運服務選購由40%~ 60%回收料製成之混料雨布包覆及保護貨物。
  • 擇選適當機上備品/汰換品,再造提升產值並提供販售服務,如 : 機上退役餐車、餐鋁箱、退役救生衣再製環保包款。
  • 與電商平台合作廠商,使用再生紙漿再製之紙箱進行包裝,並訂定包材減量目標與推動策略。
  • 與地勤代理、空廚供應商合作,調整空服及機艙清潔流程,推動雙走道機型機艙廢棄物資源回收作業。
能源回收
(Recover)
  • 依檢疫法規焚化之廚餘及多數員工無法回收之一般生活廢棄物,皆透過焚化廠汽電共生設備供發電使用(Waste To Energy, WTE);如依環境部2024年臺灣焚化廠發電效率估算,約可供給704 MWh電力予國家電網。
  • 持續關注桃園機場焚化廠增/改建工程進展,爭取加裝熱能回收設備。

機艙廢棄物稱重專案

為掌握機艙廢棄物組成與減量機會,華航於2019年12月與地勤代理商合作,蒐集、盤點並分析特定短、長程航班之廢棄物概況;2024年8月在汲取前次作業經驗後,優化載重作業流程與分工,並參考航空永續發展論壇(Aviation Sustainability Forum, ASF)作業經驗,強化事前航班資訊蒐集、後端數據分析與策略回饋。

2024年機艙稱重專案結果顯示,華航在短程及長程之機艙廢棄物實際產生量分別為0.5 公斤/人及0.81 公斤/人,皆優於2019年調查及ASF稱重專案結果。另經細部檢視廢棄物組成,未來餐點設計及供應將更細緻地考量航班時間與旅客作息、餐點包材類型等細節,以兼顧旅客體驗及廢棄物/剩食減量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