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航作業減量目標
0碳成長
2020 年起搭配 CORSIA 機制維持零碳成長
1.5%用油效率
至 2030 年前平均每年提升 1.5% 用油效率
淨 0碳排放
按聯合國統計,航空業的二氧化碳產生量約占全球總量的 2% ,伴隨航空產業持續成長,預估 2050 年將增加至全球總量的 3% 。有鑑於此,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於 2009 年設定全球航空業三大階段性目標,及達成目標之四大支柱策略(提升科技技術、改善營運操作、改善基礎設施效率、採用經濟措施)。華航考量前述航空減碳目標與策略及同異業標竿技術,結合企業財務暨營運規劃及技術可行性,擬定飛航及地面減碳目標(如下表),為地球環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華航考量前述全球航空業減碳趨勢及同異業標竿技術,結合企業財務暨營運規劃及技術可行性,擬定並滾動管理企業飛航及地面減碳目標(如下表),為地球環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此外,華航亦響應國際氣候相關財務管理趨勢,於 2018 年公開簽署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指引(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積極進行機制建立與強化作業。我們採納了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科學報告與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 SBT)之減量情境及相關方法學內涵,具體分析企業實體與轉型風險,持續強化決策模組,並結合企業內外部議合平台,如藉由 IATA、AAPA、Skytem 平台與國際同業進行交流,並參與國際航空業減碳目標改善作業之討論,不斷檢視及優化減碳目標與路徑。
華航已依循前述TCFD作業目標及架構,彙整氣候風險、機會議題及因應策略、作為,完成「中華航空公司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並提報董事會,同時擷取重點適宜資訊,經董事長核可對外揭露。
對策項目 | 目標 | 具體作為 | |
---|---|---|---|
治理 | 強化氣候治理作業 | 每年持續向董事會提報氣候治理報告 | 已向董事會風險委員會提報氣候治理報告 |
深化管理督導與跨部門作業 | 落實公司治理與符合綠色金融要求 |
|
|
策略 | 推動 TCFD 能力建構 | 健全及深化財務量化資訊管理 |
|
氣候因應策略與管理 | 提升氣候變遷風險因應韌性 |
|
|
參與重要議合 | 提升國際氣候變遷議題與規範要求的掌握度 |
|
|
風險管理 | 強化企業價值鏈碳風險管理機制 | 提升氣候變遷風險因應韌性 |
|
強化既有企業風險管理機制 | 落實風險控管與強化緊急應變機制 | 於現有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納入氣候因子,強化各單位氣候風險 / 機會偵知、應變、控管機能 | |
因應國際碳轉型風險 | 符合 ICAO、EU 等國際減碳規範 |
|
|
推動減碳與能源轉型 | 2050 年營運作業達淨零碳排放 |
|
|
指標與目標 | 持續優化溫室氣體盤查 | 擴大盤查範疇,提升數據品質 | 持續執行全球作業據點能資源調查,落實ISO 14064:2018 類別 1~6 之組織內外溫室氣體盤查查證作業,提升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品質 |
落實減碳目標與 KPI 方案 | 達成溫室氣體短中長程減量目標及2050淨零碳排目標,並通過 SBTi |
|
|
達成飛航減碳目標 | 達成溫室氣體短中長程減量目標及 2050 淨零碳排目標 |
|
|
燃油效率提升 | 提升公司營運及能源使用效率 |
|
以四大支柱策略,達成 IATA 已設定全球航空業三階段性目標
平均每年提升 1.5% 燃油使用效率
2020 年起開始實現零碳成長
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放
提升科技技術
進行機體減重、輕質及複合材料之採用、引擎更新與機身結構調整;更新機隊;研發新世代航機、發動機;採用替代 / 再生能源。
提升基礎設施效率
提高空中交通管理效率;改善空域結構與管理效能;改善機場基礎設施。
正確有效的營運方式
改善公司飛航作業流程;精進及最佳化節油管理;最佳化航路規劃及管理作業等。
採行有效之經濟措施
以成本有效(Cost Effective)的原則推動全球性部門方法(Sectoral Approach),包含各類有效的經濟措施如抵換及排放交易等。
0碳成長
1.5%用油效率
淨 0碳排放
44%減碳量
50%減碳量
10%再生能源裝置
淨 0碳排放
2025年 2%
2030年 5%
2040年 40%
2050年 65%
國際環保節能、碳管制法規(如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空碳抵換與減量機制、 EU ETS 等)
能源轉型
企業聲譽、低碳環保形象
其他社會、經濟間接影響
極端氣候(如颱風、強降雨、暴風雪等)發生頻率增加衍生之飛航安全風險
平均溫度上升、降雨強度不均對企業總部及各分公司之影響
轉型風險
短、中期(中)
經營發展 / 客運服務 / 貨運服務 / 飛航安全 / 上下游供應鏈
轉型風險
中、長期(高)
經營發展 / 客運服務 / 貨運服務 / 飛航安全 / 上下游供應鏈
轉型風險
短、中期(低)
經營發展 / 客運服務 / 貨運服務
轉型風險
中、長期(中)
經營發展 / 客運服務 / 貨運服務 / 上下游供應鏈
物理風險
短、中期(中)
經營發展 / 客運服務 / 貨運服務 / 飛航安全 / 上下游供應鏈
物理風險
長期(低)
經營發展 / 客運服務 / 貨運服務 / 飛航安全 / 上下游供應鏈
華航自 2009 年起每年依據 ISO / CNS 14064-1 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The Greenhouse Gases Protocol)等指引,針對全球飛航用油與國內地面作業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盤查,掌握整體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另一方面,華航也逐步將碳管理作業延伸至集團與供應鏈企業。
起啟動「碳管理中衛體系發展作業」,第一階段涵蓋 11 家集團企業與關鍵供應商作業之碳排放資訊調查。
持續辦理 3 場次供應商溫室氣體盤查、查證及減量作業訓練方案,並進行重點供應商溫室氣體深入輔導與節能減碳診斷。
於每年辦理溫室氣體盤查訓練課程,有效掌握華航集團及供應鏈溫室氣體盤排放資訊,逐步建立供應鏈碳管理能量。
持續蒐集集團企業與關鍵供應商年度溫室氣體盤查作業,邀請其參與各項教育訓練課程,積極落實 ISO 14001:2015 將「生命週期思維」納入考量之精神。
啟動價值鏈環境管理作業,邀請集團夥伴設立環保種子,促進集團夥伴了解環境 / 能源 / 碳管理內涵與效益。
透過環境風險機會調查及溝通會議,逐步培植 11 家集團公司企業環境能源風險管理能量。
要求價值鏈夥伴訂定環境暨能源政策,並針對關鍵環境、能源衝擊項目推行管理措施、監督量測作業及統計營運之能源資訊。
持續要求價值鏈夥伴設定公司環境政策及能資源管理目標,深化環境管理及內外部溝通作業,並鼓勵設置環境永續專頁,揭露該公司環境政策、年度作業目標及績效。
強化全集團/價值鏈溫室氣體MRV作業